撿到一窩小奶狗,越養越覺得不對勁:你們這長相怎麼都不一樣啊

美國街頭,有人撿到一窩三隻小奶狗,看起來大約才出生一周左右,當地的一個救援組織接納了牠們,並給予悉心的照顧。

一開始,大家只是覺得這三隻小狗崽有一隻顏色不同,另外兩隻還算長得像。然而隨著小狗一天天長大,牠們外貌上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。

其中一隻黃色的小狗逐漸長出一身半長卷毛,另一隻黑色的小狗毛髮也開始變長,還有一隻黑色小狗毛髮依然是短款。

再長大一點,牠們的外貌有了明顯的不同,可以看出三隻小狗一隻長相偏向博美犬,一隻偏向吉娃娃,還有一隻偏向約克夏。

這下連救援組織的人都有點繃不住了,開始嚴重懷疑牠們真是一窩的嗎?

當然這樣的懷疑只是說笑,三隻小狗年齡相仿,同一窩裡撿到,肯定是親兄弟姐妹了,只是這外表的問題,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認證。

救援組織把三隻小狗同窩不同長相的趣聞發出來,很快就獲得了網友們的熱烈迴響,救援組織也找到了適合的領養人。

在分別被領養家庭收養之前,救援組織特地帶牠們三個去做了一趟基因檢測,結果牠們三個確實是親兄弟姐妹,只不過恰好每一隻身上都有一個品種特徵在發揮主要作用。

雖然三條小狗之後分別被三個不同的領養家庭帶走,不過三家人互相都是認識的朋友熟人,平時遛狗也會一起,三個小傢伙還是經常能見到自己的家人,這對牠們來說是最好的結局了。

可能會有小夥伴質疑這個援救經歷的真實性,為什麼就那麼巧,三條狗長相不一樣還都是一窩的?為什麼偏偏是這三個血統呢?你們是不是隨便找了三條差不多大的狗,編了這麼一段故事呢?

在寵物狗市場上,有一個廣受爭議但又確實受歡迎的分類,那就是迷你體型的狗。貴賓犬、博美犬、吉娃娃和約克夏犬的品種基因裡,都有這種能促成狗狗長出迷你體型的基因,很多繁育狗的人為了培育體型很小的狗,就會挑選這些狗來互相雜交,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最低限度防止近親帶來的基因缺陷,讓更多迷你體型的小狗能活得比較久。

這個救援組織撿到的小狗,牠們的母親應該來自專門繁育迷你小狗的養殖者,狗媽媽自己本身可能就有2~3種不同的基因,加上狗爸爸的,就會生出混有三種基因的小狗。

不同品種的狗,後代究竟長什麼樣,這連科學家也預測不了。基本上培育雜交狗,就跟開盲盒一樣。文章裡這三隻小狗,每一隻身上都包含了博美犬、吉娃娃、約克夏三種基因,具體哪一種基因在這條狗身上佔據較大優勢,能影響狗狗哪些部位的長相,就完全是隨機的了。

這三隻小狗的情況屬于比較特殊極端一些的,恰好就是三隻狗都不一樣,而且每只狗身上只有一種基因對外觀起了主導作用,這才是牠們出名的真正原因。

不同品種的狗雜交以後生出的寶寶,究竟外觀能有多麼的五花八門,這裡放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,各位小夥伴可以借此來窺探一下。

下面幾條狗都是金毛和哈士奇雜交的結果,從外表上都能看出牠們兼具兩種狗的特質,拋開配色不說,牠們的長相真是百花齊放,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了。

用戶評論